|
古井贡酒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5-04-11
|
177.00
|
300.00
|
70.84%
|
179.58
|
1.46% |
-- |
179.58
|
1.46% |
-- |
详细
公司发布 2024年业绩快报,预计 2024年实现营收 235.8亿元,同增约 16.4%,归母净利润 55.1亿元,同增约 20.2%,扣非归母净利润约为 54.6亿元,同增约 21.4%,测算全年归母净利率 23.4%,同比提升 0.7pcts。测算单 Q4实现收入 45.1亿元,同增 4.9%,归母净利润 7.7亿元,同减 1.2%,测算归母净利率17.0%,同比下降 1.1pcts。 评论: 主动抒压降速,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单 Q4营收预计同增 4.9%,归母净利润同降 1.2%,利润受产品结构调整叠加费投力度加大拖累略有下滑,整体符合预期。具体分产品看,古 8前期持续高增后,库存有所抬升,公司四季度控货稳价优化库存,增速有所回落;古 16承接消费升级需求,增速环比放缓但仍维持双位数增长;古 5/献礼深耕县乡宴席,周转效率领先;古 20延续控货稳价基调。分区域看,省内基地市场韧性凸显,四季度聚焦去库增速有所回落,但仍好于省外,贡献主要增量;省外分化明显,江苏、上海前期聚焦去库,四季度经营形势好转,河南、河北、山东延续去库状态。 开门红顺利完成,全年确定性较强。 公司春节开门红顺利完成,奠定良性经营基础,后续产品、渠道双轮发力,全年业绩增长仍具确定性。具体来看,产品端强化树状布局,主干年份系列强化底盘产品周转,聚焦去库,并通过焕新升级,提升容量,挖掘增长潜力, 枝叶古井贡酒系列发力老瓷贡、老玻贡战术产品, 卡位百元价格带, 丰富渠道选择,以性价比之选推动全国招商。渠道端省内通过终端联盟店模式进一步推动下沉,激发终端活力,省外成熟市场聚焦大商培育,持续撬动渠道杠杆,薄弱市场延续渠道深耕,稳定省外份额。 基本面仍具韧性,估值性价比显现。 公司当前投资价值凸显,一是公司业绩确定性较强。公司作为徽酒行业龙头,省内市场稳固,持续深耕挖掘增量,省外强化百元产品布局贡献增量,叠加 24Q4主动抒压, 2025年业绩确定性仍有望位居白酒板块前列;二是公司销售团队务实,战斗力强,核心管理层历经 12-15年行业调整,经验丰厚,且打法相对灵活,有望持续抢占市场;三是当前估值性价比凸出,当前股价对应 25年估值仅 15倍,估值低于板块中枢水平,且位于近五年最低估值区间,估值性价比较足。 投资建议: Q4抒压降速,聚焦良性增长,维持“强推”评级。 公司 24Q4持续降速抒压,节前去库,聚焦良性增长。 25年春节动销整体稳健,开门红如期完成,奠定良好经营基础。后续主线产品升级换代或可进一步挖掘增长潜力,百元新品全国招商铺货有望夯实业绩基础,预计 25年全年业绩确定性仍足。 若后续内需及刺激政策逐步落地,估值、业绩弹性均有望释放。结合业绩快报情况,我们调整 24-26年 EPS 预计为 10.44/11.69/13.08元(原预测值为10.29/11.63/13.28元),维持目标价 300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省内竞争加剧、省外扩张不及预期、费投扰乱价盘。
|
|
|
宁波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4-11
|
23.70
|
34.99
|
47.76%
|
23.85
|
0.63% |
-- |
23.85
|
0.63% |
-- |
详细
2024年宁波银行拟分红比例22.8%,较2023年大幅度提升6.8pc。 业绩概览宁波银行24A营收同比+8.2%、归母净利润同比+6.2%,较24Q1~3提升0.7pc、下降0.8pc。24Q4末不良率环比持平于0.76%;拨备覆盖率环比-15pc至389%。 营收增速回升宁波银行24A营收同比+8.2%、归母净利润同比+6.2%,分别较2024年前三季度+0.7pc、-0.8pc。营收增速环比提升,主要得益于息差环比回升、拖累改善。 24Q4息差(期初期末口径,下同)环比回升5bp至1.86%。 展望未来,宁波银行营收有望保持小个位数增长。主要考虑:债券浮盈储备充足。24Q4末FV-OCI账户浮盈占24A其他非息收入的99%,有望支撑营收表现。 息差环比回升24Q4宁波银行息差环比24Q3回升5bp至1.86%。息差逆势回升,得益于负债端成本率改善幅度显著大于资产端收益率降幅。我们测算24Q4宁波银行资产收益率、负债成本率环比24Q3分别下降4bp、8bp至3.87%、1.97%。 展望未来,宁波银行息差水平有望保持稳健,主要考虑:负债成本管控成果持续释放,有效对冲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压力。 资产质量稳定24Q4末宁波银行不良率、关注率环比分别持平、-5bp至0.76%、1.03%,真实不良贷款TTM生成率环比-13bp至1.84%,资产质量整体稳定,但需要关注零售资产质量压力。24Q4末零售贷款不良率较24Q2末+1bp至1.68%,零售贷款不良率延续自2020年来的上行态势。 分红比例提升宁波银行2024年拟分红比例22.8%,较2023年大幅度提升6.8pc,截至2025年4月9日,对应的2024年股息率3.85%,充分展示宁波银行回报股东诚意。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025-2027年宁波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61%/6.81%/6.77%,对应BPS34.99/38.65/42.55元。截至2025年4月9日收盘,现价对应2025-2027年PB0.67/0.60/0.55倍。目标价34.99元/股,对应2025年PB1.00倍,现价空间50%,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失速,不良大幅暴露。
|
|
|
焦点科技
|
计算机行业
|
2025-04-11
|
35.16
|
51.27
|
41.20%
|
36.83
|
4.75% |
-- |
36.83
|
4.75% |
-- |
详细
跨境 B2B 平台综合性服务商, 两调组织架构, 以 AI 赋能商业化公司从推出中国制造网到上市后一系列服务创新, 发展成为跨境 B2B 电商领域领先企业。 2019年( 一调) 推动管理层年轻化变革, 促进公司业务发展。 目前其主营业务涵盖全链路外贸服务、 跨境电商、 保险代理等, 其中中国制造网作为核心业务, 2024年贡献营收 81%。 2024年( 二调) 运营和销售分离, 精细化管理目标, 有望提高销售人效。 单独成立 AI 事业部, 加速迭代 AI 产品, 现推出的 AI 麦可 4.0版本已实现全自动化流程, 2024年AI 业务营收 24.48亿元, 同比增速 287%。 跨境电商行业焕发新活力, 政策出台利好进出口供需端和服务端良性互动, 跨境电商产业链趋于完善; 外贸行业持续吸引新企业涌入, 2024年外贸企业注册量达 94.03万家, 截至 2025年 1月 22日, 外贸相关企业存量已达 510.69万家; 民营企业自 2022年起在我国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超 50%, 成为推动我国进出口增长的关键力量。 政策端,2023年 4月, 国务院发布《 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 , 支持外贸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开拓海外市场。 多元服务和会员体系构建, 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中国制造网自 1998年上线以来, 历经市场渗透、 拓展升级及 AI 赋能等多个发展阶段。 提供全方位的多元服务, 产品分类覆盖制造加工机械、 五金工具等 26个领域, 迎合买卖双方多样化需求。 会员体系设计完善, 金牌、钻石会员分别享有差异化权益, 会员数量保持稳健增长, 截至 2024年末付费会员数量达到 2.74万。 AI 产品矩阵协同赋能跨境电商生态, 以 AI 麦可为代表公司目前已上线 AI 麦可、 Moli AI、 Sourcing AI、 Mentarc 等四款 AI 产品,驱动跨境电商智能化发展。 AI 麦可从 2023年 4月推出至今已迭代至 4.0版本, 功能不断完善, 从基础智能化服务逐步发展为全场景 AI Agent, 覆盖外贸全流程。 其累计付费会员数增长迅速, 2024年末突破 9000人, 渗透率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跨境 B2B 平台综合性服务商, 组织架构优化助力人效提升, AI 业务发展强劲, 在跨境电商领域 AI 应用商业化落地领先。 我们预计公司 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 19/22/25亿元, 同比增长 14.7%/14.1%/14.0%; 归母净利润 5.4/6.4/7.5亿元, 同比增长 20.2%/18.1%/16.6%; 对应PE 分别为 20/17/15。 参考可比公司给予公司 2025年 30倍 PE, 对应目标价 51.27元,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AI 商业化进程不及预期, 关税影响超预期, 协同整合风险, 跨境电商需求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加剧。
|
|
|
沪电股份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5-04-11
|
27.90
|
38.00
|
37.28%
|
28.21
|
1.11% |
-- |
28.21
|
1.11% |
-- |
详细
公司发布 25Q1业绩预告,预计 25Q1实现归母净利润 7.2-8.2亿元( YoY+39.86-59.28% , QoQ-2.55%-+10.98% ); 扣 非 净 利 润 7.04-8.04亿 元( YoY+41.77-61.91%, QoQ-4.86-+8.65%)。 评论: AI 驱动新一轮成长, Q1归母净利润有望创历史新高。 受益于高速运算服务器、人工智能等新兴计算场景对印制电路板的结构性需求,依托平衡的产品布局以及深耕多年的中高阶产品与量产技术,公司预计 25Q1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均将有所增长。 未来随着 AI 服务器&800G 交换机产品继续放量,公司盈利能力有望继续提升。 800G 交换机加速渗透,公司业绩有望加速上行。 在算力产品部分, GPU 平台产品已批量生产,可支持 112/224Gbps 的速率,下一代 GPU 平台的产品以及XPU 等芯片架构的算力平台产品也正与客户共同开发;在网络交换产品部分,用于 Scale Up 的 NPC/CPC 交换机产品开始批量生产,用于 Scale Out 的以太网 112Gbps/Lane 盒式交换机与框式交换机已批量交付, 224Gbps 的产品已配合客户进行开发, NPO 和 CPO 架构的交换机目前也正持续配合客户进行开发。 直接对美业务敞口较低,竞争优势有望抵御关税影响。 2024年公司直接出口至美国的营业收入占比低于 5%, 产品主要出口至东南亚地区,按照过往的行业惯例公司并不承担出口产品关税。 此外, PCB 行业的主要产地集中在亚洲地区,均在贸易争端牵涉范围内, 竞争对手中仅 TTM 在美国本土有部分产能。 当前 PCB 中高阶产品供应紧张、美国本土扩产难度较大,公司凭借着技术和产能优势,有望抵御潜在关税风险。 展望 25年,主业经营增量可观。 公司已加大对关键制程和瓶颈制程的投资力度,预计 25H2产能将得到有效改善。泰国生产基地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将逐步形成规模化量产能力,海外量产的通信板产能有望巩固公司在北美客户的优势地位,结构上看 AI 服务器相关产品持续放量, 800G 交换机持续渗透,产品结构仍有较大优化提升空间,盈利能力有望环比持续提升,预计单月利润有望持续突破新高。此外,公司拟投资 43亿元用于扩建 PCB 产能,用于满足 AI产业对高端 PCB 的中长期需求,有效支撑公司后续成长。 投资建议: 公司 Q1经营业绩同环比持续增长,考虑 AI 产业发展趋势、公司后续产能扩张节奏、竞争优势等情况,我们维持 25-27年盈利预测为36.45/42.01/45.59亿元。 公司产品迭代有望持续提升 ASP 和盈利能力, 当前向下有估值保护,向上业绩有机会超预期, AI 应用创新有望带动板块估值提升,参考行业和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及自身历史估值中枢, 给予 25年 20X 目标估值,目标价调整为 38元,维持“强推” 评级。 风险提示: AI 算力、汽车需求不及预期,汇率波动,竞争格局恶化,原材料大幅上涨、关税影响超出预期。
|
|
|
迪瑞医疗
|
医药生物
|
2025-04-11
|
13.51
|
18.00
|
32.94%
|
13.69
|
1.33% |
-- |
13.69
|
1.33% |
-- |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4年年报,全年营收12.18亿元(-11.63%),归母净利润1.42亿元(-48.50%),扣非归母净利润1.34亿元(-49.03%)。单Q4,营收0.42亿元(87.14%),归母净利润-0.51亿元(23年同期0.4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55亿元(23年同期0.34亿元)。 评论:收入增速阶段性承压于宏观环境扰动。国内业务层面,2024年公司国内收入为8.23亿元(-0.94%),行业整顿、渠道客户政策变动、集采政策不断深入等多重因素影响下,2024年公司客户采购金额有所降低,院端采购需求及支付放缓,导致公司部分大客户回款出现延期,扰动了公司收入确定节奏。海外业务层面,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为3.95亿元(-27.87%),2024年公司重点强化了主力仪器和试剂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注册和新渠道的引进等工作,同时加强了国际市场子公司的内控管理,但受到部分主力国家医疗政策变动以及回款等因素的限制,海外业务阶段性承压。 利润增速阶段性承压于试剂放量放缓、仪器竞争加剧、财务费用上升。2024年公司高毛利率的试剂收入规模增长没有达到年度目标,同时随着竞争逐渐激烈,公司仪器毛利率水平同比存在显著下降,对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带来扰动,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3.84%,相较2023年下降了6.69个百分点。此外,2024年随着存款金额减少、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公司利息收入减少,公司财务费用上升。综合因素影响下,公司利润增速承压。 战略性聚焦试剂上量,试剂放量可期。2024年,公司引入了具有行业经验的销售队伍,组建了独立的试剂上量团队,优化了试剂上量考核体系,加大了试剂上量在公司各种岗位的考核占比。2025年,公司计划将业务核心导向聚焦到试剂上量,集合公司七大产线配套试纸试剂产品,逐步梳理和明确优势产品组合,借助体外诊断国产化的趋势,力争进一步做大公司市场份额,同时借助积累本地化优势,做大国际市场试剂收入规模,提高公司净利润水平。 投资建议:结合公司业绩,考虑到行业竞争和政策走向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我们预计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2.6、3.3亿元(25-26年原预测值为3.8、5.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1.7%、+27.4%、+28.5%,EPS分别为0.74、0.94、1.21元,对应PE分别为18、14、11倍。根据DCF模型测算,给予公司整体估值49亿元,对应目标价约18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发光业务增长不达预期;2、流水线放量不达预期。
|
|